近期热播的《长安的荔枝》,以李善德运送荔枝的艰辛过程,还原了这枚“贡品”背后的千钧重量。世人皆知荔枝果肉清甜多汁,是 “果中绝品”,却少有人知,被随手丢弃的荔枝核,竟是中医里行气散结、祛寒止痛的良药。荔枝核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干燥成熟种子,其在中医典籍中早有记载,如《本草纲目》中提到它“治疝气痛,妇人血气刺痛”,是临床常用的理气药。在中医学里,荔枝核常用于治疗寒凝气滞引发的各种疼痛,因其出色的理气散寒功效,成为调理气机、缓解疼痛的良药。现在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这味药材。
药材简介
别名:荔仁、枝核、大荔核、荔核等。
性味归经:甘、微苦,温。归肝、肾经。
功能主治:行气散结,祛寒止痛。用于寒疝腹痛,睾丸肿痛。
所属分类:理气药。
来源:本品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.的干燥成熟种子。夏季采摘成熟果实,除去果皮和肉质假种皮,洗净,晒干。
你知道荔枝核的应用与配伍吗?
1.荔枝核配伍小茴香、青皮,行气散结、祛寒止痛,适用于寒邪凝滞肝经所致的寒疝腹痛、睾丸坠胀疼痛。
2.荔枝核配伍香附,用于治疗肝郁气滞兼寒凝引起的胃脘胀痛、胸胁窜痛,尤其适用于女性痛经、少腹胀痛。
3.荔枝核配伍橘核、川楝子,常用于疝气偏坠、睾丸肿痛。
4.荔枝核配伍当归、川芎,适用于产后寒凝血瘀所致的小腹冷痛、恶露不畅。
有趣的民间传说,你知道吗?
相传在古代岭南地区,一位农夫的儿子得了一种怪病,睾丸肿胀疼痛,四处求医不见好转。一天,一位游方郎中路过此地,了解情况后,看到院角堆放着不少吃剩的荔枝壳和里面的核,便对农夫说:“这荔枝核或许能治好你儿子的病。” 农夫半信半疑,按照郎中的嘱咐,取来荔枝核,将其捣碎后煎水给儿子服用。
没想到,连续服用数天后,儿子睾丸的肿胀和疼痛竟然渐渐减轻,没过多久便痊愈了。从此,人们便知道了荔枝核具有祛寒止痛、治疗疝气等病症的功效,它的药用价值也逐渐被广泛认可。
哪些地区产荔枝核呢?
主产于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四川、云南等地。